春尺蠖是一種有害昆蟲,這種生物幼蟲時期危害樹木幼芽、幼葉、花蕾,嚴重時將樹葉全部吃光,除危害楊樹、榆樹、胡楊外,還大量危害杏、棗、蘋果、梨、核桃等經濟林。此蟲發生期早,幼蟲發育快,食量大,常暴食成災。輕則影響寄主生長,嚴重時則枝梢干枯,樹勢衰弱,導致蛀干害蟲猖撅發生,引起林木大面積死亡。
一、分布與危害
春尺蠖學名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,屬于鱗翅目,尺蛾科。別名沙棗尺蠖、楊尺蠖??蔀楹ι硹?、楊、柳、榆、槐、蘋果、梨、沙柳等多種林木。分布于新疆、甘肅、寧夏、內蒙古、陜西、河南、山東、河北、青海、四川等省。
為害特點 春尺蠖初孵幼蟲,取食幼芽為害,幼蟲稍大后食量大增,取食葉片,被害葉片殘缺不全,發生嚴重時,整枝葉片全部食光。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。
二、形態特征
成蟲 體灰褐色,雌成蟲體長9-16毫米,無翅,觸角絲狀,腹部背面有黑刺排列成排,刺尖端圓鈍,臀板上有突起和黑刺列。雄成蟲體長10-14(毫米),翅展28-37毫米,觸角羽狀。前翅淡灰褐至黑褐色,有3條褐色波狀橫紋,中間1條不明顯。
卵 長0.8-l.0毫米, 長圓形,灰綠色至黃褐色,孵化前變為黑紫色,有光澤,卵殼上有整齊刻紋。
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22-40毫米,灰褐色。腹部第二節兩側各有1瘤狀突起,腹線白色,氣門線淡黃色。
蛹 長8-18毫米,棕褐色,臀棘刺狀,末端有分叉。
三、發生規律
該蟲年生1代,以蛹在干基周圍土壤中越夏、越冬。翌年當地表3-5cm處地溫0℃左右時,羽化成蟲,成蟲雄蟲有趨光性,白天潛伏于樹干縫隙及枝叉處,夜間交尾,多在下午和夜間羽化出土,將卵成塊產于樹皮縫隙、枯枝、枝權斷裂等處。
4月幼蟲孵化,初孵幼蟲活動能力弱,取食嫩葉為害;
4-5齡幼蟲耐饑能力強,可吐絲借風飄移傳播到附近林木為害,受驚擾后吐絲下墜,旋又收絲攀附上樹。
5-6月老熟幼蟲入土化蛹越夏。胡楊林是春尺蠖發生和蔓延的基地,鹽堿地果園受害重。天敵有麻雀等鳥類。
四、防治方法
1、膠帶阻隔法:在春尺蠖雌成蟲羽化上樹前,將寬10-15厘米的塑料膠帶在樹干1-1.5米之間纏繞1周,封閉嚴實,阻止雌成蟲上樹與雄成蟲交配產卵,之后定期處理阻隔在塑料環下的雌蟲,以達到對春尺蠖成蟲的防治,降低蟲口基數。
2、殺滅春尺蠖成蟲。
成蟲羽化前或初期,通過懸掛殺蟲燈、圍掛粘蟲膠帶等人工物理措施殺滅成蟲,最大限度降低蟲口密度,減輕幼蟲防治壓力。
3、做好藥械檢修及藥劑儲備工作。
噴藥防治春尺蠖幼蟲的藥劑包括:阿維菌素、甲維鹽及除蟲脲等昆蟲生長調節劑或印楝素、苦參堿等植物源殺蟲劑,或春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、BT等微生物制劑以及化學藥劑菊酯類等。
噴藥防治草履蚧小若蟲的藥劑包括:阿維菌素、甲維鹽、吡蟲啉、噻蟲嗪、噻嗪酮、菊酯類等。